纪录片《船政学堂》整部作品规划六集,每集长度50分钟。2012年,纪录片《船政学堂》筹备阶段,我们就召开专家策划会,决定借鉴国内各省通过高端纪录片打造地域文 纪录片《船政学堂》整部作品规划六集,每集长度50分钟。2012年,纪录片《船政学堂》筹备阶段,我们就召开专家策划会,决定借鉴国内各省通过高端纪录片打造地域文化知名度的成功经验,首次以编年体与共时性兼备、中西文化学者共同讲述的国际化视角,从“人”的角度切入,来讲述船政学堂以及船政毕业生鲜为人知的故事。既开掘“创办—保台—留学—整军—报国—启蒙—图治”等办学前后一系列生动感人的真实事件,更围绕船政学堂关键人物如左宗棠、沈葆桢、严复、魏瀚、刘步蟾、陈季同、萨镇冰等,展开故事讲述和人物塑造,生动再现晚清“千年未有之变局”中,福建船政学堂大胆开放、提倡启蒙与创新、悲壮报国的集体群像,揭示船政学子与中国近代变革之间的关联。全片的故事起点为1866年左宗棠上疏奏请创办马尾船政及学堂,终点为19辛亥革命后,严复在内心矛盾纠葛中仍然坚持唤醒民众、期待新人。六集片名分别为《海国图梦》、《孺子可教》、《问道“泰西”》、《蛟龙出海》、《一声叹息》和《世纪星火》,涉及时间跨度45年。 马尾,史称马江,这里因诞生彪炳史册的船政局和船政学堂,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、中国近代科技的重要发祥地、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端。船政学堂是中国梦的十九世纪版本,它由洋务派主要领袖之一的左宗棠、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创办,于1866年底落户五口通商城市福州的马尾港。它最初的目的有两个:一是仿造英法等西方强国的坚船利炮;二是用西方的师资培养能驾驶蒸汽轮船的“良将”和能用西方技术制造枪炮的“良工”。可是,这所厂校合一的海军学校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影响,却大大超越了创办之初设定的目标。 船政学堂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,它为中国近代化输送了一批具有世界意识的杰出人才,可以说,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许多历史面貌,因为船政学堂的开办而留下了“急剧变迁”的伏笔。曾培养出严复、邓世昌、刘步蟾、魏瀚、陈季同、陈兆锵、萨镇冰等一大批具有世界意识和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,他们冲破中国晚清腐朽王朝的重重局限,以前所未有的新视野和新方式与西方世界打交道,在思想、军事、外交、科技、工业、文学等诸多领域戮力改革、勇于实践,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。船政文化是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,是福建省乃至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精粹,是近代中国追求民族进步、自强不息的精神缩影。近年来,作为船政文化的发祥地,福建省委、省政府以及各详情